,而是这些承我教导的儿孙们,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王家呈鼎盛之势。”“我不敢奢望太多,只愿他们都聪慧明理,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,不必做过多的坚持。”敬王道:“我以为你会趁机做更多的事,影响更多的人,为大魏再添一些助力。”秦韵坦诚道:“我会这样做。”敬王诧异道:“那你怎么还说,王家只会兴盛二十年?”“依我看,你有本事让王家兴盛百年。”秦韵道:“我的本事会尽量传给他们,兴盛百年,是他们的事。”“王爷,子孙的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。我们现在还能干预,是因为我们在他们的心里还有影响力。”“一旦人死灯灭,到那时他们才是一家之主。”“我只能尽力把王家拉扯到大道上,至于他们能往前走多远,那便是他们的命了。”敬王道:“我修身多年,自诩看透世事。但我却感觉还不如你。”“这样大的家族,你真的说放就能放吗?”秦韵微微笑着,平淡如水道:“我不放,但我也不赶。”“我在这儿坐着,指引他们方向。”“我老了,路要他们去走,家族的荣耀需要他们去拼。”“终有一日我的眼睛会闭上,他们不能再透过我的眼睛看前方,到那时他们得自己去寻找方向。”“而我要做的,就是在此之前,在他们心里都种上一双慧眼。”敬王眉目舒展,缓缓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“阳哥儿过府时,还往太夫人多加指点。”秦韵道:“王爷客气了,王爷心中也有一双慧眼,何不传承下去呢。”“我相信阳哥儿更喜欢站在祖父的肩膀上,看向更遥远的未来。”敬王听后,沉默了一会道:“或许你说的是对的,我会考虑的。”秦韵点了点头道:“我相信王爷会做出最好的选择。”“阳哥儿是个聪慧的孩子,不应该被折了羽翼。”敬王微微一怔,随即看向秦韵时,眼里流露出敬佩的目光。“王成若在世,他也不如你。”“秦韵,王家人若得你的智慧,必定还要兴盛百年。”“这一点,你要信我。”秦韵忍不住笑了起来,从容道:“那就借王爷吉了。”1